紫烟文学 > 其他小说 > 一念:胎穿李同光,改名又改命 > 第3章 龙筋虎骨麒麟劲!
任辛,原剧中安国朱衣卫的传奇人物。
辉煌战绩有成功刺杀南平信王、褚国袁太后,使褚国一夜挂白、举国缟素。曾一月连克凤翔、定难、保胜三军节度使,让刻薄寡恩的安帝都不得不亲封她为朱衣卫左使。
若非因为昭节皇后之死叛逃,她的辉煌肯定还会继续。
最后成为朱衣卫指挥使也不是没有可能。
孟不知想到的学武对象就是她。
虽然从原剧看,六道堂的宁远舟因为主角光环,武功应该要高出任辛一线,但对方是梧国人,现在也不知道在哪个地方待着。
孟不知就算想找也找不到,即便能找到,对方也极可能不会教他。
而任辛不同,按时间算,她这时候应该加入了朱衣卫,而且很可能得到了昭节皇后的特殊照顾,与之关系不错。
原剧中,李同光就是经昭节皇后牵线,才和任辛结缘的。
不过,剧里的情况是清宁长公主病重去汤泉疗养,无力照看李同光,才把他交托给昭节皇后帮忙照看。而李同光进宫后,因为性格古怪,和大皇子、二皇子处不来,还像只狼崽子一样乱伤人。昭节皇后觉得他性格和任辛相仿,才把后者叫来教授李同光武艺。
可现在,清宁长公主被他偷偷用几滴血把病治好了。
至于为什么出手……
他和对方这一世是亲母子!
尽管孟不知因为是个成年人的灵魂,不可能像正常孩子一样闹腾撒娇。清宁长公主由于有心结,一直和他保持着不近不远的距离。
二者一叠加,导致双方不是很亲近,可血缘上的关系是实打实的。
何况,清宁长公主除了疏离一些,对他并不差。
吃穿住行一应不少,看护的人随叫随到。他有要求,只要开口,她都会满足。即便是自行取名这种“离经叛道”的事,她也没有说什么。
不过,孟不知这些年开口提要求的次数寥寥无几。
因为没必要,一般有事吩咐下人就行。
如今清宁长公主没病重,孟不知又不像李同光那样不省心,昭节皇后自然不可能越过小姑子这道线来照顾外甥,更不用提主动让任辛来教授武功了。
想到清宁长公主和昭节皇后,孟不知不禁有些感慨。
两人他都见过,然后于他而言,她们也算熟面孔。因为穿越前,他还在另一部武侠剧《武林外史》里看到过她们的脸。
其中昭节皇后是白飞飞,清宁长公主是朱七七,二者关系是情敌。
现在换了个世界,她们居然成了姑嫂!
当真是因缘际会造化弄人。
可惜安帝不是沈浪的脸,不然事情就有趣了。
一念关山?不,是武林外史番外!
暗笑一声,孟不知抛开杂念,开始思考找任辛学武功的事,想了一会,发现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还是让清宁长公主帮忙。
果然,子女没成长起来只能靠父母。
心中感叹一句,孟不知稍作收拾,起身去见清宁长公主。
“娘亲。”
“何事?”
“我想学武。”
“为何学武?”
“一为强身健体,二为护身卫家,三为建功立业。”
“我明天会让人请教习过来。”
“我想学最好的。”
“……”
回到房间后,孟不知暗自叹息。
其实那句“想学最好的”未必能把任辛招来。因为她在原剧中是朱衣卫乃至安国的武力天花板不假,可那是完全长成的任辛。
这个时间段的任辛,可能还只是个紫衣使。
在其之上,还有更厉害的人。
不过,他也只能这么做。
不可能指名道姓要任辛教自己,那样目的性太强,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。
仅要强似的提这么一嘴,问题不大。
运气好的话,也有可能把任辛给招来。因为清宁长公主和昭节皇后关系不错,后者听闻自己想学武,说不定会想到任辛。
但这只是设想,结果如何,得看了才知道。
而事实证明,孟不知的运气并不怎么好……
次日上午。
孟不知受到清宁长公主召唤,前往大厅见人。
来的是一个身穿朱衣卫装扮的美妇人。
他有些遗憾,表面却一切如常,和清宁长公主见礼。
“见过娘亲。”
清宁长公主抬手示意,让他免礼,然后介绍道:“不知,这位是朱衣卫的向左使,乃是安国一等一的高手。”
接着,她又对美妇人向左使道:“向左使,这是本宫独子孟不知。”
“见过向左使。”
“见过小公子。”
孟不知跟向左使相互见礼。
之后,向左使直奔主题:“小公子,在下传武之前需检测您的根骨,冒犯之处还请见谅。”
孟不知感到诧异,他不知道还有这茬,但想着对方是清宁长公主请来的,再怎么样也不可能伤害自己,便点头道:“向左使请便。”
闻言,向左使也不犹豫,直接伸手在孟不知脊梁、臂膀、腿脚等地方一阵摸索。
待检测完毕,她吃惊道:“龙筋虎骨麒麟劲!”
孟不知与清宁长公主侧目。
他们听得出来这应该是不错的评价,但不太了解具体。
向左使拱手笑道:“在下失礼了,实在是小公子的根骨太好了。”
旋即,她似怕两人不了解,进一步解释道:“以小公子的根骨,若是用心学武,不出十年,天下将鲜有敌手。”
孟不知拱手道:“不知向左使何时方便让我拜师学艺?”
向左使连忙回礼:“朱衣卫乃天子私兵,在下顶多算个教习,不敢让小公子拜师。小公子若是想学,现在就可以开始。”
孟不知了然。
所谓“朱衣卫是天子私兵”只是好听的说法。说难听点,他们只是安帝的鹰犬。而他再怎么样也是安帝的外甥,对方若真接受他敬茶拜师,就逾矩了。
原剧中李同光虽然喊任辛师父,和其有师徒之实,但肯定没正儿八经地敬茶拜师。
即便是和善如昭节皇后,也没提这茬,只是让任辛教好李同光。
后面李同光“师父师父”地叫,只是自己硬贴上去罢了。而在李同光愿意、任辛有昭节皇后撑腰的情况下,二人有师徒之实,一个称呼问题不大。
若是举行仪式,恐怕就得另说。
……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