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烟文学 > 其他小说 > 一念:胎穿李同光,改名又改命 > 第136章 皇后的遗愿
“任辛刚才可是有什么不对,冒犯了殿下?”
听到任辛这话,清宁长公主微微摇头,继而说道:“你没什么不对,我只是想起不知刚才的样子,有些不好的情绪罢了。”
“当下说了,你也未必能理解。等你以后有了孩子,自会明白。”
我以后有了孩子?
任辛一怔,这事是她从未思考过的。
清宁长公主没在意她的愣神,而是顾自道:“你先看信吧,我先出去一会儿。”
说罢,她径自走了出去。
任辛也回过神,把封好的信封拆开。
待里面的信被展开,一行行熟悉的字映入任辛眼帘。
【阿辛,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,我应该已经不在人世了。写这封信之前我想了很多,最后发现唯一放不下的只有你。
所以,我决定留下这么一封信。
不要问我为什么用这种方式离开,这是我的选择。
你素来听我的话,我希望你能再听一次,做到以下几件事:
第一,不要追查我离开的原因,也不要为我报仇,这是我自己的选择!
第二,离开朱衣卫,那不是一个好地方。
第三,离开朱衣卫以后,换个名字生活。“任辛”这个名字不像个姑娘的名字,改什么名字你可以自己想。
如果你想不到合适的,那就叫“任如意”。
之所以提这个名字,是因为我希望你能替我安乐如意地活下去。
第四,不要轻易爱上一个男人!
如果不可避免地爱上了,那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孩子,然后好好教导。
第五,离开安国三年,去其他地方游历一下,多走一走、看一看。我这一生基本都待在安国,我希望你能替我出去看看安国以外的风景。
至于离开安国以后去哪儿,你自己决定。
中途如果看到了好看的风景,遇见了有趣的人和事,你可以把它们写下来,然后通过焚烧的方式告诉我。不需要准备灵位,你只要在纸上写有我的名字,我就能收到。
让你离开安国去游历,除了以上说的,还有一点原因,那就是我知道上面交代的几件事你一定有地方想不明白。
这没关系,等你游历三年,见过许多人许多事,或许就明白了。
之所以定的时间是三年,是因为古人说过的很多话都和“三”有关,比如三思而行,吾日三省吾身,三人行必有我师。
因此,我觉得三年游历应该能让你想明白。
如果三年后你还不明白,那就用你自己的方式去寻找答案。以后倘若遇上想不明白的事,你都可以去外面多走走多看看。
最后,无论结果如何,我希望你能安乐如意地活下去。
崔白月绝笔。】
短短数百字,任辛反复看了好几遍,然后想着皇后对自己的好,鼻尖一酸,眼泪不自觉地就落了下来。
等信被打湿了,她才反应过来,连忙把信收好。
随后,任辛觉得心中有种难言的悲切和刺痛,脑海里不断闪回着信中的关键。
我唯一放不下的只有你!
我希望你能安乐如意地活下去!
崔白月绝笔!
绝笔!!!
这哪里是信,分明就是遗书!
娘娘到底遭遇了什么,居然能让她自绝于邀月楼,还提前写好了遗书。
任辛此刻无比想知道答案,但心底又有一个声音告诉她,应该遵循娘娘的遗愿,放弃追查真相,不然娘娘的在天之灵看到以后一定会不高兴。
一边是追查,一边是放弃。
两个声音不断交错,而且愈演愈烈,最后变成争吵、碰撞。
当碰撞激烈到极点时,任辛只觉气血上涌,喉间一甜,张口就是一口鲜血喷出。紧接着,眼前一黑,人直接笔挺地倒下。
……
不知过了多久,任辛悠悠醒来。
望着似曾相识的床顶,她眼中闪过一丝茫然,而后侧目一看,对上了一双极为好看的熟悉眼眸,当中满是关心。
“可有哪里不舒服?”孟不知温声问。
任辛摇头,随后想了一下,疑惑道:“我怎么了?”
孟不知如实回道:“情绪起伏过于剧烈,导致心神紊乱,一时心力交瘁,当场昏厥。”
接着,他直言不讳:“你昏倒以后,我看了一下娘娘给你的信。”
“可是在为是否继续追查真相而纠结?”
任辛点头,随即觉得躺着不舒服,想起身,孟不知连忙伸手去扶。
她有些哭笑不得:“我没那么虚弱。”
话虽这么说,她却任由他施为,然后……被抱进了怀里。
随即就听孟不知说道:“我知道,但我想抱着你。”
任辛略感错愕,继而嗔了他一眼,问道:“你觉得我该怎么做?”
孟不知认真想了一下,回道:“我没法儿帮你做决定,但从我的角度出发,我希望你能听皇后娘娘的。”
“娘娘被废的真相我暂时不知道,但事情一定非同小可。”
“你追查的话,极可能遇到危险。”

“我知道你不怕危险,但我不希望你有危险,哪怕只是有可能。”
“我和娘娘一样,希望你能安乐如意地活着。”
“娘娘之所以用决绝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,主要原因是她遭遇了某些事,但在我看来,她自身也存在一定原因。”
任辛蹙眉:“娘娘自身的原因?”
孟不知直言道:“想不开。若是能想开,又怎会寻短见?”
任辛沉默了。
她不想承认娘娘有缺点,但孟不知说的这点是事实,她难以反驳。
孟不知接着道:“娘娘自己或许也意识到了这点,但最终还是难以释怀,可她不想你和她一样。她知道自己的离开会让你难以接受,却不想你如她那般想不开。”
“所以,她在信里让你不要追查,而是离开安国游历三年。”
“她希望用时间和见闻冲淡她离开给你带来的影响,让你看开,让你释怀,让你不再执着于追查和复仇,而是如她希望的那样,安乐如意地活着。”
“但她又了解你,知道这方法未必能行。”
“若是强求你,你就算答应了,也未必能真正地安乐如意。”
“因此,她又留了余地,说若你三年后依旧不明白,也就是看不开、难释怀、仍然执着于追查真相甚至复仇,便用你自己的方式去做。”
“所以,娘娘并没有真的阻拦你,只是希望你不要过于执着,被仇恨蒙蔽了眼睛,最后如她那样走上了决绝的道路。”
“同时,在我看来,这三年也是娘娘对你的保护。”
“娘娘对我的保护?”
……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